這四天讓我又在思考了團隊的意義
團隊本身的意義還有個體在團隊中的意義.
我一直都覺得
高中就開始帶營對,
大學更是花了很多時間在營隊上,系會上.
對於團隊合作應該是還算熟悉的.
加上以前出國背著大背包到處旅行,住過很爛的地方,也過過靠著麵包維生的日子.
所以我應該是準備好了吧~準備好了就報名了.
但老實說這次一開始是有點挫折的.
或是說..這個團隊的默契建立起來的速度快得讓我驚訝.
例如回到抽水站時,姊姊,田,還有許多人青蛙裝也不脫,就直接坐在水溝裡清洗大家的東西
或是中午我覺得還沒休息夠,已經有人再度把東西穿帶好出發尋找需要幫忙的人.
晚上回到基地後,有幾個人會開始討論今天遇到的狀況,也會思考發生的原因跟解決辦法.
但我自己覺得我很多時後是不知所措的.
是我安逸太久了嗎..?
前天竹蜻蜓回娘家,居然巧遇05系足的衰光學長.
衰光學掌自己靠著google了解了很多921當時跟這一次的政令,還有鄉民可能需要知道的事
同時也對屏東的民情狀況做了分析.包括土地可能會怎樣徵收.
當地漁塭的派系,剽悍的人民,還有貧富差距的問題,漁業果樹業復甦的時間等等.
他笑著說他不太唸書所以花很多時間在這些事情上面.
我覺得我無知的到有點驚恐的狀態.怎麼可以有一件事是我這麼這麼不熟悉的..
回來後dulin跟我說,她很佩服我的耐力.
有點慚愧的是..當下真的是頭腦一片空白,我覺得我還擁有的能力只有耐力而已.
另外就是姊姊說的,來參加竹蜻蜓的人在某種程度上都有一定的相似度吧.
這些人充滿幹勁,感性而光亮.我稱之為"有power的感性"
有七個竹女畢業的朋友們,給我的感覺就跟同年齡的人是一樣的.
至少在志工這個角色上,我是非常榮幸可以跟她們一起工作的.
迪隆細心照顧人的個性也在這次行動中完美發揮.
我發現雖然替代役的一年雖然讓我更理性的去看社會的現實
但多少也遮蔽了本該屬於這個年紀的靈活跟熱情.
帶隊的佩纓影響也很大,
她散發著一股不可侵犯的權威,但她本身是非常感性的人,
因為感性而對我們的安全非常龜毛,也因為感性所以堅持要幫到需要幫助的人.
每天站在前面眼睛一亮時,說著今天要怎樣怎樣.
所有人沒有第二句話就是照著做.
她跟見過很多場面,又愛搞笑的教官配合的很好.
一邊跟軍隊最協調,一邊可以掌握所有志工的狀況.
還有很多要學習.
-----後記-----
前天去了竹蜻蜓回娘家的活動
把志工都召來做討論.
透過連線,曾大哥說目前佳冬 2/10的電力已經恢復,漸漸的更需要志工再回去幫忙
(新聞也說當地的民眾可以自行去做清理了)
林邊的老師也說狀況趨於穩定,接著就是可以幫忙做普調的工作.
大致上清理的工作可能到一個段落,
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.
志工可以做得可能是政令宣導的角色,做好政府命令跟民眾間的橋樑
另外就是輔導當地的課後輔導團隊
再來就是建立志工的知識資料庫,讓志工可以機動性提高(隨時學習隨時出發)
最好的還是希望附近的大學可以做教育上的輔助
因為新竹跟屏東實在有很長的距離.
-----
這系列文章就到這裡告一個段落